线上教学开展以来,电子与信息学院严格部署,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理念,积极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整体上,教学运行平稳、教学组织合理、管理有序、督查到位。第八周至第九周的教学具体情况如下:

   一、在线教学总体情况

       420日至430日,电子与信息学院共开展122门线上课程,累计23个班级参与学习,学生到课率基本100%。全院教师在线上课堂上坚持做到五个“有”:上课有课件、问题有讲解、师生有互动、课后有作业、线上有考勤,以此保障线上教学质量。为了便于学院教学质量小组掌握每日教学动态,授课教师课后在学院教学工作群汇报当日线上教学情况,针对个别学生迟到或旷课则由辅导员后续跟进,了解具体情况,督促其完成学习。经过两个月的线上教学,全院师生都已经适应了教学的相关流程,掌握了相关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技巧,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变得更加配合、更有默契。

                     

授课教师在教学工作群上汇报教学考勤

    二、教师在线教学情况

    我院线上教学平台综合使用超星学习通、微信、QQ课程学习群、腾讯会议等,根据学校公布的正式课表,授课教师提前上传资料,发布教学任务和要求,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设计线上教学模式。正式授课时,设置考勤签到环节,督促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开展预留作业讨论和随堂小测验以加强互动,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为了防止网络高峰卡顿的情况,授课教师同时会做好教学应急预案,录播与直播等多种方式同时进行。

    在这两个月的线上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认真备课,提前发布学习资料,课前20分钟开始召集学生上课,对于少数迟到或缺席同学会给予提醒并追问原因。课堂上,选择稳定且效果较好的平台,利用多屏幕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或老师问题的答案,实时发布到微信群等平台上,便于老师讲评和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个别授课教师的知识点内容配有录播视频,供学生反复观看以帮助消化知识,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答题,增强互动性。

   三、学生在线学习情况

       第八周至第九周线上教学累计23个班级参与了学习,学生到课率基本100%。整体上学生学习精神状态好,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作业按时完成。线上课堂上学生围绕着课程展开学习,遵守课堂文明纪律,没有发表或讨论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做到“课前主动预习、课中积极学习,课后及时复习”。部分学生在面对信号不佳、设备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克服困难,主动寻求解决方案。

         

    

    

    

 

   四、线上其他活动情况

    除了线上教学外,电子与信息学院还开展了丰富的线上主题活动,如线上团日活动、国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线上微党课等。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和学校团委有关要求,电子与信息学院35个团支部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了“青春战‘疫’,你我同行”线上主题团日活,学院全体班子成员深入到各个团支部,讲好战“疫”故事,与青年团员共同分享成长感悟。

       

 

    为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意识,电子与信息学院于4月16日在企业微信上开展了国家安全主题教育线上会议,党委副书记罗旭辉、辅导员韩琼及5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参会同学们积极参与了国家安全知识网上答题活动,并开展了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韩琼老师从何为国家安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相关罪名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四个方面分享了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   

    为落实“8十N”主题党日活动,确保学生党员和教工党员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构建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提高党性修养,4月23日下午,电子与信息学院在企业微信上举行了主题为“家国情怀·师生同上一节党课”的微党课比赛,共150名师生党员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反馈良好。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经过两个月的线上教学运行,电子与信息学院已经较好地完善了线上教学方案,针对这段时间收集的问题,现将有关工作事项总结如下:

       1.继续完善和优化线上教学工作方案

       授课教师要进一步总结线上教学工作经验和不足,完善和优化线上教学方案,同时凝练个人的教学案例,鼓励分享交流,提升课程含金量。积极打造一流课程,强化课程建设。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反馈

       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自律性要求较高,教师应及时发布线上课程学习规则、课堂考核方式等,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避免盲目性。引导学生发扬主动学习精神,按照老师的要求提前预习,积极进行远程互动,及时反馈学习情况,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3.加大教学监控与反馈力度,重视教学质量

       按照学校“分层分类、分段实施、线上线下、实质等效”的原则,打通“教情通道”和“学情通道”,完善“教学评”三方协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层分类开展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工作,落实落细线上教学各环节要求和质量标准,做好教学状况监测和教学效果评价,根据调研数据结果完善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