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落实省教育厅纵向帮扶工作要求,助力河源基础教育办学品质提升,2025年8月8日至14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广师大”)与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在南京联合举办“2025年河源市‘三所学校’和县中中小学校长办学特色与品牌建设高级研修班”,来自河源市35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此次为期六天的深度学习之旅。

本次研修聚焦“数智时代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建设”核心主题,汇聚了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和一线名校智慧,通过专家讲座、名校参访、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为河源校长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与实践启迪。

南师大强大的专家团队倾囊相授,张新平教授从儒家经典《大学》中提炼“学习型领导范式”,为校长提升领导力、推动终身学习提供了传统智慧的当代启示。陈学军教授围绕“做什么样的教育,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本命题,深入剖析办学主张凝练的实践路径。殷飞教授聚焦“校家社协同育人”,从心理学视角解析如何构建促进孩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生态。龚春燕教授带来《运用AGI数字模型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前沿讲座,展示了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文化重塑与品牌创建的广阔前景。沈书生教授深入解读《数字赋能学校管理者领导力变革》,剖析在数智化浪潮下学校管理者领导力的内涵转型与实践方法。

培训期间,一线名校经验受到热烈欢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徐州大学路实验学校田玉龙校长分享了“致善教育”品牌引领下,如何打好文化铸魂、课堂攻坚、教师赋能、学生成长、协同育人的“组合拳”,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唐云龙书记阐释了“守正创新”的办学之道,介绍了通过特色班级建设如“清华北大班”“南大南航班”,以及与顶尖高校紧密接轨,实现高质量育人的成功经验。南师大吴江实验小学朱曦校长以《发展性评价:教师团队管理与育人合力提升策略》为题,提供了提升教师团队效能和育人合力的具体路径与方法论。科利华中学包桂霞校长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其富有特色的智慧校园,重点展示了学校深耕“三课”(课题、课程、课堂)、贯穿“三全”(全员、全域、全过程)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令人印象深刻。

8月12日,研修班精心组织了主题研讨活动,在“我的治校故事”专题中,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叶晓玲教授作了题为《学校治理与现象学写作》的学术报告,提升了校长们提炼学校品牌建设经验的能力。学员们通过分组研讨,围绕“办学特色和品牌建设”进行充分展示,如广师大河源大塘小学的“童心教育”、龙川麻布岗中学的“脊梁教育”、紫金龙紫实的“根脉教育”、广师大河源高实学校的“乐美教育”、连平附城中学的“成善教育”、连平内莞镇中心小学的“尚善教育”、江东新区长安小学的“修竹教育”、龙川赤光镇中心小学的“翰墨文化”、东源县灯塔中学的“引航教育”、东源县仙塘中学的“上善教育”、东源高级中学的“致美教育”等鲜活理念与实践,河源市基础教育品牌建设的星星之火,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8月14日,在研修班结业仪式上,广师大杨定玉教授回顾了六天研修的丰硕成果,高度赞扬了河源校长们的学习热情与智慧。杨教授寄语各位校长:“希望各位校长充分吸收学术养分,做到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心中有爱,用金陵所学照亮河源孩子的旷野星辰!”学员代表、龙川县麻布岗中学黄龙耀校长以“感谢、感动、感恩”表达了全体学员的心声,感谢主办、承办方搭建的高端平台和专家们的倾情奉献,表示将把南京所学转化为推动河源学校特色发展的实际行动。与会领导还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

此次由广师大与南师大携手打造的高级研修班,是高校深度赋能基础教育、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河源校长们拓宽了教育视野、更新了办学理念、注入了数智动能,更为河源基础教育凝练办学特色、打造教育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员们满载收获,踏上归程,必将为河源教育谱写更加璀璨的新篇章。

                                                               撰稿:杨定玉 曾晓芬  审核:熊华军 吴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