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月22日下午,由我校关工委、学生处联合主办,“卢玉彪‘五老’工作室”“石榴花开”辅导员工作室承办的“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少数民族学生主题研学活动在广州圣禾农业科技园基地顺利举行。

活动通过红色教育、科技实践与非遗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家国情怀,厚植文化自信。在基地红色大讲堂内,“五老”工作室主持人卢玉彪以“红心向党”为主题,为师生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现场党课。他结合自己入党经历,通过鲜活案例从入党启蒙讲到爱国情怀,深入阐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并鼓励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课堂上,学生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进一步坚定了维护民族团结、加深了爱党爱国情怀。

随后,师生一行走进圣禾农业科技园基地,实地参观人工智能气候室与灵芝立体栽培技术示范区。基地负责人详细讲解了现代农业如何通过物联网、智能温控等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并展示了灵芝从培育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在立体栽培区,层架式智能种植系统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力量。学校关工委秘书长胡晨波在交流中谈到,组织民族学生参观现代农业,旨在拓宽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科技创新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力。

活动尾声,在非遗押花工艺课堂,学生们跟随基地手工艺人学习押花技艺,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选材、构图到压制、装裱,师生们亲手制作押花相框,感受“以花为媒,留住时光”的匠心情怀。活动现场,学生们发挥创意,展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融之美。24级预科2班学生孜拉拉·乌斯曼感慨:“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据悉,关工委此前已在此地正式挂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此次研学活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红色教育+科技创新+非遗传承”的多元实践,青年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实践能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探索“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引导各族青年学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