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炬手是传递圣火、传递奥林匹克理想的使者。成为火炬手是千千万万热爱体育人士的梦想。4月16日,何燕文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筹备委员会通知,她终于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惠州站火炬手。那一刻,让何燕文惊喜不已。
很多师生对何燕文的名字都比较陌生。她是我校总务处教工,目前在南校区工作。同时,她更是一名国际运动健将,曾代表国家参加第24届汉城奥运会获得八人艇的铜牌,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四人艇第四名和八人艇第五名,世界锦标赛第三名,第11届北京亚运会获四人艇金牌。
“虽然我参加过两届奥运会,但从没当过火炬手,所以很期待这次能如愿。”退役十多年,何燕文还是没忘记这个心愿。火炬手选拔工作长达半年多,当她觉得“可能是没希望了”的时候,一纸通知悄然而至,让她惊喜不已:“当时很开心啦!很荣幸!终于如愿了。”生性腼腆的何燕文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当时的激动心情。
何燕文出生在广东省新兴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因为个子高,13岁就被县体校选入了县篮球队,从此走上了体育道路。三年后,她被肇庆市体委划船队选入赛艇队,正式开始了她的赛艇生涯。当时父母都舍不得:“虽然已经是一米六六的个头,但毕竟才16岁,体育太辛苦了。”何燕文理解父母的心情,但身在农村的女孩,她深知走出乡村的艰难,但还是“想拼一拼,也许就能走出农村”。在肇庆市赛艇队的训练中,何燕文凭着满腔的热情和一股拼劲,参加过各种大小比赛,获奖颇丰。她很快脱颖而出,于1984年被选入广东省赛艇队,开始转战广州,参加省、国家级的比赛。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何燕文开始崭露头角。当时浙江队里有一名队员在单人艇项目上的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他省不少专攻单人艇艇项目的队员都因为觉得在该项目没有胜算,而转报其它项目了。但何燕文没有被吓倒,她相信自己能拿出个好成绩。抱着搏一搏的心态,何燕文向教练提出申请要参加单人艇这个项目的比赛。“最初教练也不同意我参加单人艇项目,因为当时我在队里训练的时候都是以多人艇的配合训练为主的。如果我去参加单人艇比赛,想去拿成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通过自己不断的坚持,最后,教练帮她报了单人艇项目的比赛。从预赛到决赛,何燕文凭借自己的沉着和顽强,一举夺得了当年全运会单人艇项目的金牌。该项比赛结束不到四十分钟,何燕文又参加了四人艇项目的比赛,由于体力透支得厉害,四人艇项目她和队友们只拿到第四名。
因为何燕文自身不俗的实力,她入选了了国家队,并代表国家出征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在汉城奥运会上,何燕文和她的队友获得了八人艇的铜牌,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史上该项目奖牌零的突破。对那场比赛,何燕文记得很清楚:“赛前,原国家体育局副主任、国际奥组委副主席何振梁先生来到赛区看我们的八人艇决赛,他对我们说,我跟一起看比赛的英国公主说,今天我们中国队一定会拿奖牌,但她却断言说中国队肯定拿不了奖牌。”何燕文和队友们都憋足了一股劲,最终打破了英国公主的预言,她们得了第三名。“当时,我和我的队友都哭了,何振梁主席与他的夫人也哭了。”说起现场的情形,何燕文差点忍不住落泪。那一年,何燕文获得了“全国健将级运动员”的称号。
“我们平时的训练很枯燥,如果是多人艇,就还可以说说话。如果是单人艇,就一个人,一条艇,在诺大的湖里划啊划。像和一湖水作战。”也许就是那湖水,练就了何燕文的平常心。“在广东队,我是块头最大的,但到国家队后,我是除舵手之外块头最小的桨手。”1988年进国家队先要进行三个月集训,然后进行选拔,留下的队员才可以继续训练,再通过最后各项的体能和水上测试,最终才能确定哪些队员参加奥运会。在短短的三个月磨合备战中,刚开始,她的体能训练总是难达标,待其他人训练结束后,就被教练罚练,直到达标为止。“练到眼泪都掉下来了”,但何燕文强忍着疼痛,坚持着,“那是一个队的事,而且是国家队,不是我个人的事嘛。”经过刻苦训练,她终于被选上去参加奥运会,在出赛前,她的综合素质已经达到了队里前几名的成绩。
汉城奥运会之后,何燕文留在国家队继续训练,继续参加国际国内各种比赛,并先后获得了89年的世界锦标赛第三、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四人艇的金牌等好成绩。
“赛艇项目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多人艇”项目的配合,不仅要技术动作协调一致,最要紧的是同在一条艇,大家就要一条心。”说起运动生涯的遗憾事,何燕文一脸的遗憾。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现场。四人艇比赛开始时,本来具备起步优势的中国队,因为一个队员紧张,桨被卷入水中,其他人只得全部停下来,稳住水流,等她握回桨再进发。“之后我们拼命地划,拼命地划,最后四条艇齐刷刷地飚过终线,根本看不出谁先谁后。”这次失误成了何燕文和队友们终生的遗憾:“我们和第一名只相差一秒零几”,而屈居第四。“太遗憾了,本来那一年我们是有绝对的实力去拼一块奥运金牌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原因,何燕文之后回到了广东省队,继续参加比赛,并担任助教工作,先后获得了第七届全运会、亚洲锦标赛双人艇的金牌。1996年,何燕文正式退役。2005年,根据省政府对“三金”运动员(获得过奥运、全会、亚运金牌之一)的优惠政策,她成为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职工的一员。 “能进到我们学校工作,我觉得很满足。”知足常乐的心态让她感觉自己的生活处处都很美满。(刘智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