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究专项包括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专项须从指南中选题,并按照指南意图进行研究设计。如确有需要,可对指南意图进行适当微调,但不得大幅压缩或改变研究内容。自拟选题不予受理。研究期限为1-3年,不得延期。每个选题原则上只确立1个立项项目。


01 基于常态化监测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研究(重点)

指南意图

阐释“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建构“双一流”建设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和成效评价的算法、模型;

提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政策建议。


02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和机制研究(重点)

指南意图

分析主要发达国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和机制及相关经验;

分析学科交叉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

提出学科交叉融合制度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03 快速响应行业需求的专业学位设置和调整机制研究(重点)

指南意图

分析当前专业学位设置与社会产业结构匹配现状及存在问题;

研究主要发达国家专业学位设置和调整与行业产业对接机制经验;

提出快速响应行业产业需求的专业学位设置和调整策略与政策建议。


04 面向2035的学科专业结构规划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面向2035,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研判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变化趋势;

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

形成分学科、省市、功能区等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建议方案;

提出2025-2035年授权点增列和招生规模合理增长的实施路径。


05 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模式与组织形态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人工智能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变革策略;

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数字化治理等方面的创新模式。


06 民族复兴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全球引领力的主要特征;

研究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全球引领力和贡献力的策略;

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全球资源统筹利用、规模结构布局优化等方面的战略举措。


07 人工智能时代学科创新发展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人工智能对学科创新发展的影响;

研判未来高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趋势;

研究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的路径方法;

提出科学的高校自主设置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政策建议。


08 研究生和谐导学关系构建路径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开展案例、访谈、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导学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成因;

阐述和谐导学关系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素;

提出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路径、方法与举措。


09 学科专业与产业经济结构的适配度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学科专业与产业经济结构适配现状;

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学科专业与产业经济结构的适配方式;

提出满足产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的优化建议。


10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评价体系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学科交叉融合现状;

比较研究国外学科交叉融合模式及相关评价方法;

研究提出学科交叉融合评价的基本内涵、评价要素和方法体系。

11 基于学科画像的学科评价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构建学科画像与评价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研究提出学科画像多维度评价指标;

构建基于学科画像的智能评价算法模型;

形成“双一流”学科画像分析研究报告。

12 数智赋能的论文创新性评价技术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研究论文创新性评价的基本要素和框架;

基于数智赋能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体系,开展学科、大学、区域等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提出学位论文智能评审的算法模型。


13 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现状与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学科和学校分布、来源国家、来华读研动机、未来就业意愿等典型特征;

提出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策略与政策建议。


14 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创新实践范式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研究研究生党建“双百”培育典型案例;

提出研究生党建创新实践范式指南。


15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成果评价方法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工程硕博士实践成果的主要特征;

提出工程硕博士实践成果的评价要素;

提出实践创新成果评价的方法体系。


16 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评价体系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培养现状;

研究主要发达国家产教融合的主要模式经验;

研究产教融合能力评价要素;

提出产教融合能力评价的方法体系;

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为样本开展评价试测。


17 省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阐释省域学科专业规模结构与经济社会适配度分析方法;

构建省域学科专业规模结构与经济社会适配模型,并测算适配度指数;

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18 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研究(一般)

指南意图

分析主要发达国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主要经验做法;

研究区别于学术学位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独特内涵;

研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内涵及评价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