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海波应邀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白云校区图书馆113报告厅作题为“为思维而教”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谢德新教授主持,共有320名师生到现场聆听讲座。

于海波教授围绕“爱因斯坦的想法”“感受思维的力量”与“思维的发展策略”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为思维而教”的理念与方法。于教授借与“AI爱因斯坦”的对话情境,指出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好奇心与求知欲、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想象力以及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于教授还巧妙地利用具体问题引导师生感受思维的力量,他先后提出“鱼怎样实现沉浮?”“雷声为什么是轰隆隆的?”两个问题,激发在场师生从多角度思考、讨论与表达。在互动交流中,教授借助现场师生的不同观点,启发大家领悟“何为对思维”“何为好思维”。他强调,许多被视为“标准答案”的学科知识,实则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一种共识,可能无形中束缚了思维。真正的科学突破,往往源于跳出既定逻辑框架,从底层重新审视问题。最后,他提出“爱生活、会发问”“广阅读、深钻研”“多实践、不唯上”等具体策略,鼓励师生在真实情境中发展思维品质。
讲座尾声,教育科学学院史丽晶教授表示,于教授以一种“大道至简”的方式解释了“为思维而教”的理论内核,为我院师生在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方面提供了重要启发。在互动答疑环节,于教授耐心解答学生的困惑,指出尽管外部条件存在一定限制,但教师依然可以在有限空间中主动作为,通过转变教学方式、重视思维引导,在不同教学路径中切实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讲座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深化了师生对教学中思维培养的理解,激发了大家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与思考。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