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永明为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讲授题为《AI与人文》的讲座。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项裕荣、副院长刘茉琳等70余名师生参加。
徐永明认为,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持续冲击下,“AI 与人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现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文科发展的新路径,积极为人文学子职业规划开拓新思路。掌握AI技术已成为当代学子发展的必然要求,学子们也应主动求变,努力完成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型。
随后,徐永明以哈佛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数字人文建设为例,通过详实的数据图表,系统阐释了数字人文技术在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对哈佛大学的三大核心平台的解析,他论证了这些平台在量化研究与人文社科交叉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并深入介绍了浙江大学学术地图发布平台、智慧古籍平台与云四库智能问答系统的三大特色平台,充分展现了我国高校在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研究方面的前沿探索。
在治学理念上,徐永明认为,身处AI时代,治学也需与时俱进。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的三维框架,应当拓展为“义理、考据、辞章、算法”的四维范式,这一创新理论架构为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照。在互动环节,徐教授与师生展开了深度对话,就各类专业问题给予了细致解答。
讲座最后,项裕荣代表学院向徐永明致以衷心感谢,并高度评价了这次讲座内容在学术创新与教学实践中的双重价值。他立足于学院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展望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未来图景,并提出了具有战略性的学科建设思路。
据悉,徐永明是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文学院(筹)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地图发布平台”和“智慧古籍平台”负责人,主持开发“云四库”传统人文知识智能问答系统,明代文学学会(筹)副会长、中国俗文学理事、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哈佛大学CBDB指导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数字人文》《数字人文研究》期刊编委。主要研究元明清文学、数字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