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校园到到中学课堂,知识像山泉一样浸润着乡村课堂。5月14日,我校河源校区“双百行动”教育帮扶团队联合省教育厅驻紫金县凤安镇帮扶工作队带着“传统武术、心理疗愈、AI教育赋能”三堂金课走进紫金县凤安镇凤安中学,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活动当天,学校教育帮扶团队深入凤安中学课堂,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教学设计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生动诠释了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智慧。绿茵场上,体育与健康学院杨璇老师和学生助理正以武术为媒破解“传统文化密码”,“马步要像客家土楼般稳扎大地”,她对同学们说道。同学们一招一式演练传统武术,稚嫩脸庞上透出坚毅神采。

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张紫馨通过教授情绪相关心理知识,帮助学生觉察情绪,了解情绪,让同学们执彩笔描绘“情绪之花”,在画纸上倾诉心事,让即将中考学生们学会释放情绪。“原来情绪像刺猬,会刺痛别人”,初三学生小婷(化名)若有所思,张老师给予了更深入和耐心的指导和交流,进一步解答疑惑。
人工智能科普课上,基础教育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陈刘楠对六足仿生机器人和机械臂垃圾分类教育沙盘进行了解说,让同学们欣赏了六足仿生机器人正模拟蜜蜂的八字舞步,她说“以AI为教育赋能,不仅能传递知识,更为孩子们埋下理想的种子。”,王一菲以VR眼镜为载体,带领学生们穿越虚拟历史现场逐步走向未来,“我刚刚走进了恐龙世界!”学生们戴着VR眼镜惊呼道。而她的同学正排队体验机械臂沙盘,通过操控设备将不同垃圾模型投入对应分类箱。
数字创意学院设计团队穿梭在校园各处,对凤安中学的自然环境、学校特色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分析,为后续的微景观设计收集灵感。“我们要在长廊设计中融入学校发展记忆,希望我们的设计,能让校园环境体现教育关爱的温情和温度。”带队教师说。
本次活动是由河源校区管委会牵头,整合河源校区常驻学院各方力量,以“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为抓手,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教育浸润工作品牌,通过传统武术与AI赋能教育相容,心理图谱与景观设计交织,从强健体魄到滋养心灵,从文化传承到未来探索,这场“双百行动”数字赋能教育的双向滋养,我校正发挥着教育特色资源优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正为区域协调发展写下最生动的时代注脚。凤安中学副校长黄远雄表示:“这场送课下乡不是简单的资源输入,而是点燃了乡村教育的“星火计划”,为推进城乡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全新持久动力。”
与此同时,我校教育帮扶团队特别向凤安镇仁里村捐赠了篮球、跳绳等体育器材设备,以运动之炬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让教育帮扶的温暖既流淌在课堂内也绽放在运动场上。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到仁里村田间地头进行细致考察,结合农产品包装设计和产品推广进行深入交流,为接下来助农惠农和合作共建找到新的方向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