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广东好人、全省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93岁的退休教师卢玉彪家中迎来6位特殊的客人——湖北大学附中(原武汉师院附中)1974届毕业生代表。这些年逾七旬的学生跨越两千里山河,从武汉专程来广州,带着全班同窗的思念,奔赴这场五十年的约定。当白发苍苍的学生紧握老师布满褶皱的双手时,这场从青葱岁月绵延至暮年的情谊,必将成为一段师道传承的时代见证。

1957年,卢玉彪从华中师范学院毕业,扎根武汉师院附中基础教育,26年执教岁月里,他以行动诠释“大先生”的真谛:寒冬里奔走求来的棉衣,温暖了贫困学子颤抖的冬天;教师宿舍腾挪的宿舍床位,撑起了少年漂泊的港湾;油灯下誊写的助学申请,托举起寒门学子险些坠落的求学梦。从政治理论到英文诗行,从运动场哨音到音乐室琴键,这位“全能教师”的课堂总跃动着智慧与温暖,这份温暖也一直延续到山乡阡陌——当学生毕业后成为下乡知青,他化身“书信导师”寄书传道,用文字为迷茫青春点亮明灯。1993年,他从学校党委宣传部退休后,给青年学生上党课成为他的“主业”。他牵头成立“卢玉彪‘五老’工作室”,累计开展理论宣讲170余场次,思想的火种在50000名青年心田落地生根,长期结对帮扶100余名山区贫困学生圆梦校园。

重逢之日,校园依旧热闹温馨,学生们簇拥着卢老师,漫步于林荫小径,共忆往昔峥嵘岁月。他们说:“卢老师品德如兰,芬芳馥郁,令人心生敬仰。在他高尚品格的熏陶下,许多同学毕业后毅然投身杏坛,将那颗仁爱师心薪火相传”“每年,都有不少的毕业生自发来穗探望卢老师。今天,74届毕业生的班级微信群很活跃,未亲临现场的学子们纷纷以文字寄情,诉说着对卢老师的深切想念与诚挚问候”。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师生对话,化作师德教育长河中一汪鲜活清泉。
从长江之畔到珠江潮头,从热血青年到鲐背老者,卢玉彪用一生诠释了“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当青年在“利己与利他”的迷思中徘徊时,这位历经33年考验终入党的老党员,交出一份“一辈子跟党走”的信仰答卷;当“快餐式”社交成为常态,他与学生50多年不间断的书信、电话往来,诠释着教育者“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哲学。这场特殊的“思政课”没有宏大叙事,却在细微处彰显教育真谛。当九旬师者与古稀学生的手紧紧相握时,他们五十余载的时光印证:真正的教育是知识的传递,是品格的塑造,更是一盏灯点亮千万盏灯的生命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