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美术学院、教务处美育中心与广州画院拓展部联合主办的“美育名师大讲堂‘雅心’系列第七讲”暨“广州画院美育青创中心美育课堂第五讲”在白云校区图书馆113报告厅举行。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沈丽以《从河西走廊到飞来峰》为题作报告,吸引了近200名师生到场学习,共同探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

沈丽以10-14世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为主线,系统梳理了“尊胜”这一文化符号从唐代汉地到宋辽夏吐蕃等政权的传播轨迹。她指出,宋、辽、西夏、大理、吐蕃等不同民族政权对“尊胜”文化的共同推崇,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核。通过详实的敦煌石窟图像、西夏文书等跨地域史料,沈丽向师生们展现了10-14世纪各民族通过佛教艺术形成的深度互动。沈丽强调,跨越民族与地域的“尊胜”文化传承史,深刻印证了各民族始终共享精神家园、共筑文化认同的历史自觉,其承载的艺术语言与精神价值至今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
整场讲座以扎实的文献考据为根基,以生动的图像实证为依托,既有历史纵深的学理阐释,又有立足当下的现实观照,获得师生高度评价。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这场贯通汉藏佛教艺术脉络、解码多民族文明交融密码的文化与学术盛宴,不仅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更激发了以艺术实践服务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美育系列品牌活动为载体,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双向赋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