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由学生处主办、辅导员协会承办的辅导员“音乐情绪调节和自我关照”工作坊在白云校区学生活动中心进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时静洁老师(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音乐治疗硕士、德国认证音乐治疗师)担任本次工作坊主持人。各学院的专兼职辅导员和心理专职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时静洁简要介绍了音乐治疗的理念和注意事项。音乐治疗是一种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在音乐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音乐对人引发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体验,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地。通过音乐治疗,让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自己的情绪和释放压力,恢复潜能,保持饱满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
“找到一个舒服的身体姿势,将左手放在心口,将右手放在腹部,想象这是一个巨大的耳朵,倾听你身体的声音……”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时静洁老师先是引导各参与者将注意力从外部环境转而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聆听”身体传达的信息;在完成扫描身体感知情绪之后,参与者逐一分享个人感受、想法,以帮助个体初步建立身体与心灵的连接。接着,在富有活力的、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中,各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一人自由舞动,其余组员模仿、跟随舞者的动作,每一位组员轮流领舞,在释放活力的同时也促进了组员之间情感的交流、相互感染 。
在音乐照顾的体验环节,时静洁播放了4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传递情感、照顾和共鸣,这其中包括了情绪感受、身体感觉、想法认知、意象画面等,并请参与者对每段音乐进行评分,从“糟糕的”到“最好的照顾”按照1-5分赋值,进行感受记录和排序归类,选择更贴合自己状态的音乐,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影响。最后,她带领辅导员们进行即兴的器乐合奏,音色各异、高低不同的声音交织组合在一起,编织出一曲优美的旋律,带给每一位参与者身心的放松与享受。
时静洁老师指出,要选择符合自己心情的音乐聆听,用适合自己的音乐来调整情绪以及自我照顾,才能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
本次工作坊为“疫路舒心”辅导员减压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我校首次举办音乐治疗工作坊,旨在通过音乐治疗,让辅导员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自己的情绪和释放压力,恢复潜能,保持饱满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