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该基地由我校民族学院、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合作共建。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陈泳竹、副院长刘卫东,民族学院院长骆桂花、副院长邱运胜,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韩刚,文学院书记魏霞、副院长李云飞、副院长王京州,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长陈广恩、教授汤开建,以及我校中国民族史学科和暨南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生导师及相关代表等出席会议。揭牌仪式由陈广恩主持。

 

 

 

 

仪式上,韩刚表示,暨南大学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研究生招生、培养上已有合作的先例,现在双方抓住国家鼓励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机遇,再度合作建设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希望两个单位发挥各自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新平台,探索具有学科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陈泳竹在发言中指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目前正推动学校民族学、教育学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希望广师大能够依托基地建设的平台,依靠暨南大学古籍所承接的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实现民族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新突破。

骆桂花介绍了基地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计划与建议,她表示,希望在与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的合作共建中,提升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的水平,进一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魏霞首先祝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获批,认为基地的建设对各自的发展都具有特别的意义。暨南大学文学院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国学基础,现在拥有两个系三个所。民族史是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师资和研究资料上,史籍所都拥有雄厚的实力。希望两个单位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发言结束后,陈泳竹、韩刚、骆桂花、魏霞、刘卫东、邱运胜、李云飞、王京州、汤开建共同为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后,双方还举行了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学术合作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基地的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实习实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了参观暨大校史馆和四海艺术空间“大国工匠 海晏河清”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中国景泰蓝艺术大展。

 

 

 

 

据悉,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所(又称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于1984年11月,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和指导的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机构之一。自创建以来,终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整理古代典籍为己任,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