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展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通知要求和学校2025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部署,决定在我校开展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现将活动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二、对象范围

我校全体在岗教职工

三、活动内容

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围绕以数字化教学转型、个性化学习设计等创新智慧应对教育改革深水区挑战,强化师德素养与数字能力融合,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型育人模式;秉持师者仁心,通过心理健康关怀和差异化辅导等,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急难愁盼,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恪守师德规范,将依法执教、廉洁从教融入日常,以言传身教塑造学生品格,彰显教育家的精神风貌等方面,通过先进、典型、具体、感人的师德实践活动的讲述,展示新时代教师扎根教育沃土、守望学生成长的生动图景,展现我校教师使命在肩、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

四、选送数量

教职工人数超30人的教学单位至少选送2篇师德征文。教职工人数少于30人的教学单位,各党政部门、群团组织、教辅机构等原则上需至少报送1篇师德征文。微视频不作要求。

每篇师德征文必须附封面(见附件1)和作者个人资料表(见附件2)。

五、优秀作品评选

(一)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优秀征文一等奖10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若干篇,优秀视频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将根据参赛作品数量酌情调整奖项设置)。学校将对优秀作品的作者进行发文表彰,颁发荣誉证书。还将从校内征文一等奖作品中择优选送参评全省师德主题征文活动。省教育厅将组织优秀作品评选,对获奖作品进行表彰,并遴选部分优秀征文在《广东教育》《师道》《高教探索》等杂志,“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南方教育网”网站等媒体刊载。我校校报、官微、网站、视频号等媒体平台也将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登载展示。

(二)学校将结合组织发动情况、报送材料及时情况和获奖情况,综合评定“优秀组织奖”单位若干个,进行发文表彰和颁发荣誉证书。

六、作品要求

(一)征文体裁限于叙事。题目自拟,篇幅以2000-4000字为宜,确有需要的字数可适当增加。征文内容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教师本人的育人故事紧扣主题、立意深刻、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各单位须对征文进行查重(查重率不超过30%)和审查,确保原创性和真实性,如有虚构或夸大事迹、涉嫌抄袭或学术不端等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相关规定处理。

(二)征文首页要注明文章标题、作者、组别、单位全称、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作者资料不齐全的不予参评。电子版使用word 2003及以上版本,文档名称统一格式为:作者姓名+标题。

(三)内文字体要求: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引用部分用楷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图、表居中。

七、组织保障

(一)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和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深入挖掘师德典型人物,做好本单位优秀作品的评选、推荐和宣传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要根据教师实际,对征文进行遴选,对征文事迹真实性、作品质量进行认真审核,择优推荐。

(二)各单位(部门)请于11月20日(周四)前将选送的电子版征文(可编辑Word版)、微视频和师德作品统计(见附件3,统计表必须同时报送可编辑Word版和盖公章PDF版),以“单位+师德征文”命名发送至邮箱:jssz@gpnu.edu.cn。

(三)此前已报送的师德征文、微视频按照预通知要求执行,无需按新要求重复报送。但没有发送《师德作品统计表》的单位,需尽快补充作品统计表(可编辑Word版和盖公章PDF版)。资料不全的,不予参评。

联系人:尹老师,联系电话:020-38256203,办公地点:东校区行政楼504室教师思政科。


附件1:师德征文封面

附件2:征文作者个人资料表

附件3:师德作品统计表

附件4:部分本科组一等奖征文(参考)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202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