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学函〔2025〕2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省分赛的通知》要求,先定于2025年10月至2025年12月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赛(以下简称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二、大赛内容
(一)成长赛道
主要面向本科非毕业年级学生(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置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详见附件1)
(二)就业赛道
面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目标职业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详见附件2)
三、大赛赛制
(一)校赛采用院赛、校复赛、校决赛三级赛制。
(二)院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遴选出参加校复赛的选手。校复赛、校决赛由招生就业办公室、研究生院指导主办,承办学院组织承办。
(三)校赛面向选手设置金奖、银奖、铜奖,面向指导老师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面向各学院设置优秀组织奖。其中优秀组织奖以报名参赛且提交资料的学生人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从高到低遴选获奖学院。
四、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2025年10月—2025年12月)
各院参赛选手通过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简称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报名。大赛平台登录页面可下载操作手册。
(二)院初赛(2025年11月20日前)
各学院要求完成院赛,各赛道晋级人数将视学院报名情况而定,届时另行通知。参赛学生具备以下几种条件之一可参与职规赛直通车(学院推荐后直接进入校复赛,不占用学院推荐名额):
1.历届广师大之星、研究生“学术之星”;
2.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二区及以上论文或T2类以上论文;
3.以第一作者获发明专利授权;
4.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其中之一且获国赛二等奖或银奖及以上,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或教育硕士教学技能比赛且获国赛二等奖及以上;
5.参加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历设计与模拟面试大赛或行业分析大赛且获一等奖。
各学院确定推荐名单后,于2025年11月20日17:00前向招生就业办公室、研究生院报送拟晋级校复赛的选手参赛材料(详见附件1、附件2中参赛材料要求)及参赛选手汇总表(附件3)。其中,本科生材料发送至jiuyeban50@126.com;研究生材料发送至yjscszk@gpnu.edu.cn。文件名格式: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职规赛+参赛人数。
(三)校复赛(2025年11月30日前)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对各学院推荐的参赛作品进行网络评审,择优遴选数名优秀选手参加校级决赛。(学校将综合考虑各学院大赛项目质量、组织情况、报名人数等因素分配校决赛名额,适当向参赛学生数较多、项目质量较好的学院倾斜。)
(四)校决赛(2025年12月10日前)
通过现场主题陈述与综合问答决出金奖、银奖。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激励机制
(一)奖项设置
1.面向选手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若干名;面向指导老师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并为获奖个人颁发证书。
2.面向各学院设置优秀组织奖。以报名参赛且提交资料的学生人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从高到低遴选获奖学院,并为其颁发奖牌。
(二)非正式课程学时设置
按要求参加院赛,并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平台(网址:zgs.chsi.com.cn)提交材料的学生,将获得参赛证明和《就业指导》课程成绩认定。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往届省赛获金奖、银奖学生选手,不得再次报名原赛道比赛。
(二)参赛选手应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各学院应认真做好参赛选手资格审查和参赛材料审查工作,确保符合相关要求。所选目标职业应与所学专业相匹配,职业目标应在校赛、省复赛、省决赛、晋级排位赛中尽量保持一致。
(四)各学院可围绕农业、能源动力、材料化工、装备制造、信息通讯与互联网、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建筑地产、金融、商贸服务与生活消费、科技服务、医药卫生、教育、文旅艺术、新闻出版、体育服务、水利与生态环保、法律、公共管理与服务、国防科技等19个行业,引导参赛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背景的职业目标,坚持所属行业多元化原则做好校赛遴选工作,避免所推荐选手的目标职业集中于某一行业。
七、工作要求
(一)充分发动。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把大赛作为加强和改进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动更多大学生了解和参与大赛,将大赛与各类就业指导、实习实践、校园招聘等活动统筹组织,形成工作合力。各学院要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负责赛事的沟通交流工作。
(二)精心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为举办赛事和同期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支持。坚持公平办赛、公益办赛、开放办赛、节俭办赛、廉洁办赛、安全办赛,确保比赛平稳有序、取得实效。
(三)广泛宣传。各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新媒体等多元传播渠道全方位对赛事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经验。各学院要认真总结梳理办赛经验,推动校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推出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做法。各学院在校赛结束后按要求及时向招生就业办公室报送总结材料。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需要组织学院间开展经验交流。
八、联系方式
(一)招生就业办公室
黄曼琳、李彦辰,020-38256671
(二)研究生院
许素美,020-38815386
附件:1.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赛成长赛道方案
2.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赛就业赛道方案
3.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赛参赛选手汇总表
招生就业办公室 研究生院 教务处
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