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推进学校在线课程和智慧课程建设,助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现开展2025-2026学年课程建设学生助教选聘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生助教岗位类型及要求
(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岗(约15个名额)
1.面向我校拟新建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师。优先支持依托我校一流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各类已立项但尚未建设的在线课程。
2.报名教师提交助教岗位申请表(附件2-3),各单位进行推荐(每个单位限推2个),最终由学校审核确定通过名单。
3.成功申请该岗位学生助教的教师,在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末,完成以下建设任务:
(1)课程上线:完成所规划的课程建设并将课程上线至学银在线、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成功上线的课程,参照《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第十五条中的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类建设项目工作量计算标准来核算教学工作量(按50学时/门,各级已立项课程不重复计算工作量)。
(2)课程应用:课程上线后,基于建好的在线开放课程至少开展完成1轮在线课程应用教学实践,并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末,提交1份详细的在线课程教学应用实践报告(要求平台有具体教学过程数据作为支撑)。
(二)智慧课程建设岗(约15个名额)
1.优先面向已有在线开放课程并计划在2025-2026学年对该课程进行升级建设成智慧课程的教师(限课程负责人),我校在线开放课程汇总表见附件4(表中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统计如有缺漏,教师报名后经审核无问题也可申请)。
2.报名教师提交助教岗位申请表(附件2-3),各单位进行推荐(每个单位限推2个),最终由学校审核确定通过名单。
3.成功申请该岗位学生助教的教师,在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末,完成以下建设任务:
(1)课程图谱建设:建设完整的课程图谱一般包含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图谱、问题图谱、知识图谱等维度。原则上单门课程建设知识点不少于80个,考核知识点不少于50个,每个知识点包含知识点画像、知识点学习路径、知识点详细信息,知识点层级应梳理到3至4级,所有知识点应关联具体学习资源。课程负责人须保证知识图谱关联的资源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等问题。
(2)AI助教训练:利用课程知识库训练课程AI助教,实现课堂教学辅助、知识精准问答、个性化资源推荐等功能,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
(3)智能体构建:结合课程特点,围绕课程需求,构建至少1个面向特定教学功能的课程智能体。
(4)智慧教学应用:按照上述1-3点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后,基于建好的智慧课程至少开展完成1轮智慧课程应用教学实践,并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末,提交1份详细的智慧课程应用教学实践报告(要求平台有具体教学过程数据作为支撑)。
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完成课程建设任务时,课程负责教师可申请延长课程建设期限,延期内不能申请学生助教,完成建设任务后恢复申请资格。
二、学生助教岗位选聘条件
(一)应聘助教岗位的学生须为本科生,综合素质好,无处分记录,能保质保量完成助教工作且不影响正常学业。
(二)每位老师可报名申请1名学生助教,每名学生只能担任1位老师的助教工作。其他勤工助学在岗学生不能申请本次助教岗位。
三、学生助教岗位职责
助教根据对应岗位要求,协助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相关工作。
(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岗职责:包含协助课程资源整理、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上传、课程上线运营等。
(二)智慧课程建设岗职责:包含协助课程图谱建设、课程AI助教训练、课程智能体搭建和课程教学应用等。
具体工作以老师布置的任务为准。
四、学生助教的聘任及考核管理
(一)学生助教的聘任采取双向选择原则,教师自主组织学生报名和选择符合需求的学生助教,报所在单位审核。各单位应根据要求做好资格审查工作。
(二)本次助教岗位的聘期为一学年,助教每学期工作时间为4个月,寒暑假不安排工作。具体工作时间参照《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30小时。
(三)教师负责对学生助教进行岗前培训,负责学生助教的日常管理和业务考核,每月月末将助教考核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四)助教工作经历可计入学生个人履历。考核合格的学生助教,参照学校勤工助学补助标准给予津贴补助,由学校统一发放。
五、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学生助教选聘工作。2025年7月7日(周一)24:00前,由各单位统一提交助教申请材料(附件1-3)至指定邮箱(不收纸质材料),邮件命名:“单位名称+学生助教申报材料”,材料提交不全或逾期均不予受理。
工作联系人:袁老师。 办公地点:东校区实验楼301室。
联系电话:38256634。 联系邮箱:gsjyk@gpnu.edu.cn。
附件:
1.单位助教申请汇总表
2.助教岗位申请表(教师填写)
3.助教岗位申请表(学生填写)
4.我校在线开放课程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