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我校在东校区成功召开国产根技术与具身智能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研讨会。会议聚焦国产根技术与具身智能在教育实训中的深度融合,旨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及高水平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助力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学校党委书记王兵、校长戴青云、副校长邓文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医疗业务部总裁卢永平、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滨等企业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由邓文新主持。

王兵感谢华为、华数等龙头企业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并就未来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树标杆”,要打造一个在平台规模、课程体系及标准建设上都堪称典范的公共实训中心;二是“创机制”,鼓励大胆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机制;三是“提速度”,主动抢抓发展机遇,在建设方向明确后应尽快启动项目;四是“出成果”,期望合作能聚焦于培养产业急需的实战型、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在网络空间安全等优势领域,解决人才供需错配问题。王兵表示,学校将全力投入人力、物力和空间资源,支持与华为、华数的深度合作,并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戴青云系统阐述了我校在根技术与具身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战略规划。她指出,作为应用型技术师范院校,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培养“能说会做、善于实干”的复合型人才。她强调,要将根技术与具身智能深度融入课程、教材、实训全流程,构建沉浸式、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场景。目前,学校通过推进“最后一公里”建设、共建智能训练场、打造示范产业学院等举措,整合资源,探索集约化、跨学科的实训平台建设,旨在为全国技术师范人才培养提供“广师大方案”。
卢永平指出,当前制约技术发展的关键已从技术本身转向人才与产业生态的构建。华为正通过“智能基座”计划2.0,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校合作及教育数字化五个维度全面发力,重点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型、攻关型及拔尖创新人才。他希望与我校及华数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为广东支柱产业提供人才支撑。杨海滨分享了与我校合作的未来规划,介绍了华数作为学校教师科研成果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历程。他高度肯定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跨学科转型决心,表示将全力支持学校在博士点申报、新工科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共同推动国产根技术与具身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
在方案介绍环节,华为介绍了以根技术为核心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方案,规划“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三条路径,将分阶段建设体验中心、认证中心,配套开发八大类通识课程和算力支持平台。华数则介绍了具身智能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方案,计划打造1个示范性实践基地,聚焦广东省战略产业,设置八大实训区,覆盖工业视觉检测、机器人编程等核心内容,服务广东战略产业发展需求。与会各方就合作细节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我校在国产根技术与具身智能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为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培养高素质技术师范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学校将继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广师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