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3日,由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学会(IEEE SMC Society)及广东工业大学主办,分布式智能系统技术委员会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承办,加拿大尼普森大学、CSCWD技术委员会和IEEE SMC学会广州分会协办的第一届IEEE E-CARGO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IEEE E-CARGO及其应用国际暑期学校在我校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旨在拓展E-CARGO模型和RBC(基于角色的协作)方法学的应用,促进系统、人与控制论(SMC)领域中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解决。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内外2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7月21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学校校长戴青云,党委常委、副校长蔡君,大会主席加拿大尼普森大学朱海滨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冬宁教授,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蔡君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对与会嘉宾和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学校高质量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布局,强调了加快建设根植湾区、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的目标。





大会邀请了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Sam Tak Wu Kwong(鄺得互)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飞跃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973首席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胡斌教授,加拿大U. CALGARY终身教授、国际认知信息学与认知计算学会创始主席、教育部C.J.讲席教授、重庆科技大学智能数学和自主智能研究院院长王迎旭教授,美国孟菲斯大学Robert Kozma教授,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Peng Shi(石碰)教授,大阪大学Tadahiko Murata教授,学校科研处负责人卢旭教授等8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分别做主题演讲。主题报告内容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数字孪生、智能数学、自主智能、类脑智能、多智能体系统、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等多个前沿主题。朱海滨教授、刘冬宁教授、河海大学盛寅副教授、西南大学张里博副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邝健明博士、金陵科技学院朱咸军博士分别担任主题演讲的主持人,并为演讲嘉宾颁发了感谢状。





7月21日下午,大会组织了青年科学家特邀论坛,邀请到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程徐教授,南京大学李华雄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刘盾教授,福建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孟振宇教授分别作专题汇报。





7月22日上午,大会设置了IEEE E-CARGO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最佳论文奖评选环节。经过现场汇报答辩和大会评奖委员会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6篇最佳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由朱海滨教授、滕少华教授、盛寅副教授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





7月22日下午,大会举办了题为“E-CARGO and My Research(E-CARGO与我的科研)”的座谈会。由朱海滨教授组织座谈会,刘冬宁教授、滕少华教授、盛寅副教授、张里博副教授4位专家参加座谈交流。专家们从科研经历出发,探讨了E-CARGO模型的发展及其应用,与会师生积极参与讨论。





7月23日下午,大会围绕“基于角色的协同及决策领域新进展”“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决策智能”“E-CARGO模型的跨领域应用”“E-CARGO模型在现代跨学科系统中的进展”“开展E-CARGO研究的基础与核心方法”5个专题开展分组论文报告与讨论交流。此外,大会设置了题为“Population Game and Social Simulation(群体博弈与社会仿真)”的研讨会,由刘冬宁教授担任主持人。





E-CARGO及其应用国际暑期学校已于2023、2024年成功举办两届。此次国际暑期学校为期3天,围绕“E-CARGO及其应用”主题设置了7场学习教程,分别邀请到了朱海滨教授、刘冬宁教授、盛寅副教授、张里博副教授和蒋骞博士负责讲授,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南大学、新疆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40多名学员积极参与培训,系统学习了E-CARGO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及其实际应用。





7月23日下午,朱海滨教授、刘冬宁教授为此次国际暑期学校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大会闭幕式上,朱海滨教授、李春英教授分别做大会总结陈辞,朱海滨教授宣布第一届IEEE E-CARGO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IEEE E-CARGO及其应用国际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此次会议搭建了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参会者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前沿的学术动态,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服务于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也将为推动学校“申博冲百”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