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我校音乐学院汪胜付副教授接受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邀请,作为广东省国家课程资源建设团队负责人承担广东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高中艺术:必修·艺术与生活》(粤教2017课标版)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这是汪胜付老师继去年个人专著《梅西安晚期六部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技法研究》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后在教学领域中取得的又一突出成绩。


广东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方案>的通知》(教基厅函〔2002〕3号)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方案的相关部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致函委托广东省教育厅配合实施完成。广东省教育厅制定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广东实施方案》,委托广东教育出版社承担多门中小学课程教学资源版本的建设任务。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子平台,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服务能力开发建设,重点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支持大规模常态化在线学习,是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悉,2022年度国家课程资源建设是按学科、分年级由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优秀骨干教师为主体、以相关专家和优秀教研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承担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遴选任务,而以高校作为承担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团队在广东省唯有我校入选。目前,汪胜付老师主持的《高中艺术:必修·艺术与生活》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中,预计在2022年12月完成。该课程教学团队由汪胜付和他指导的3名硕士研究生刘波、朱改丽和窦杰华组成。
本次汪胜付老师受邀参加的高中艺术学科示范课程建设对于基础教育意义重大,与我校师范专业认证、音乐艺术类学科建设与发展、素质教育和美育等密切相关。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数亿名学生的在线学习和广大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丰富和扩充了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课程资源的缺失。
汪胜付老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徐昌俊教授和杨儒怀教授。曾参与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学团队,该课程获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万字,音乐评论和音乐家访谈类文章50余万字;主持和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社科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创作发表各种音乐体裁作品和诗歌作品若干部(首)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