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由院团委主办,外语系团总支、学生会承办的院英语口语大赛在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口语大赛作为2006年院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之一,以“激发全院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提高同学口语能力”为宗旨,在筹备期间就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
外语系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策划组织了这次活动,但并不派选手参与竞争。当晚的比赛由三个环节组成。在第一环节中,大赛紧紧围绕“What do we live for”(“我们为了什么而活”)展开,来自校本部与西校区九名非英语专业的选手各自进行了两分钟的主题演讲。他们对生活的个性理解和极具表现力的英文演说让人印象深刻。第二环节Role Play(角色扮演)主要考察选手的舞台表现力。比赛前选手通过抽签分成三组,每小组派代表抽取一个场景说明。在比赛中要求各组根据提供的材料表演一段情景剧。此环节不计入总分,但设置了一个 “最佳组合奖”,由观众评出,这种良性互动增加了比赛的观众参与性,舒缓了紧张的比赛节奏。而选手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和精彩的英语对白更是引发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和笑声,一度掀起了现场气氛的高潮。最突显选手实力的是第三环节Free Talk(自由发挥)。选手按照比赛前抽签决定的分组上台,依据现场抽取的话题进行即兴演说,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这个环节不仅要求选手对于话题有一定的理解,更需要极强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长达十分钟的比赛时间内,选手们各抒己见,交替发言,表现出较高的英语水准。三个比赛设置各具特色,环环相扣,从不同侧面考察了选手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全面体现了选手的真实水平。
本次比赛的点评评委、外语系陈浩海副教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选手不俗的口语实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他客观地指出选手存在的不足:其一,个别选手太过刻意模仿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以为越模仿越地道,陷入口语学习的误区,使得自己的口语表达不清晰、不自然;其二,在第三环节Free Talk中,有些选手忽略了与其他人的配合,不懂得围绕别人已经扩展的主题来发展自己的观点,一味地围绕个人的思路进行重复阐释,从而无法突破自身较为狭小的思维空间,局限了自己的口语发挥。
据悉,外语系通过长期组织英语角与英语沙龙等特色活动,畅通学生英语交流的“绿色通道”,让同学们能够在实际交际中切实地提高掌控语言、使用语言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