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9日,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在广州联合召开全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交流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省长宋海、省关工委副主任李近维、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等领导出席会议。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作大会总结讲话。各地级以上市党委或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和政府教育工作部门、团委主要负责同志,省委组织部等省直有关部门和中央驻粤单位负责同志,各本科院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和高职高专院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共28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校党委书记邝邦洪、副书记罗海鸥参加了会议。

会议全面回顾近5年我省贯彻中央16号文和省委12号文的经验做法,部署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胡泽君充分肯定了近五年来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新进展。她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科学谋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行先试,力争在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上实现新突破;在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育德上实现新突破;在构建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服务保障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罗伟其同志在总结讲话中传达了省委常委会议加强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精神,要求各地、各单位要认真组织传达省委常委会议和这次经验交流会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抓落实。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部署上来,进一步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突出地位,进一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继续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二是要在明确工作责任上抓落实。各地各单位和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对贯彻落实泽君部长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任务分解,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个人,通过把这些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一项一项抓落实。要突出抓好富有广东特色的、促进大学生自我育德的品牌德育活动。各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开展大学生品牌德育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载体,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三是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抓落实。完善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完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会后将印发《广东省教育系统安全防控体系实施方案》,社会各有关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实施;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队伍建设机制、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和健全信息分析与形势研判机制。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机制,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着力构建以自我育德为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行政引导、学校组织、学团实施,大学生自主参与。全面实施大学生网络建设工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朋辈互助计划、大学生舍区文化建设工程、大学生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全面推进大学生品牌德育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群众,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各高校要主动按照评估规程和要求全面规划工作,完善工作策略,改进工作状态,真正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四是要在服务育人上抓落实。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勤工助学为基本方式、以奖助学金为激励办法、以补助减免为辅助手段同时开辟绿色通道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指导高校用好各类奖、助学金,将助学与扶志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及时给予贫困家庭大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激励他们自立自强,勤奋读书,努力成才。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继续坚持“面向市场,双向选择,完善服务,加强指导”的方针,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区域性就业市场建设步伐,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团学组织和高校都要承担起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既分工又协作,努力使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做到“机构健全、设施齐备、市场完善、天天开门、常年服务”,更多地提供就业服务与咨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做好待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扶持工作,充分发挥毕业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深入实施“广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和“广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继续实施“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监护体系,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成长。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按照1:4000的比例配备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

会议安排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十所高校和东莞市关工委的负责人作交流报告。罗海鸥副书记代表我校作了题为《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 培育一代新人——在大学生中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的做法与体会》的发言,介绍了近几年来我校树立“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的教育理念,遵循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握“示范、教化、养成”的方法,根据“立志铸魂,修身培根,博学为用,报国为旨”的要求和路径,求真务实,积极扎实地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

据悉,这次会议的标志性成果,是会后将在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下发的5个工作文件。这些文件是指导我省当前及今后相一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框架体系。《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将着力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并以此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发展的制度化问题;《广东省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将着力解决当前高校辅导员数量不足、职业身份模糊、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监护体系工作实施意见》,将着力解决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和体系构建问题;《广东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防控体系实施方案》,将着力解决安全稳定工作边界不清、主体职责不明、工作合力不强的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效能的实施意见》,将着力解决如何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问题。(学生处 陈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