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半春,花开绚烂。三月三日,古韵遗芳。

春色三分,一分尘土一分水,一分诗词共乐章。

3月31日,由文学与传媒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三月三”诗歌节如约而至。

中午十二点。细雨染春衫。在白云校区一二三栋楼下,主题为“三月花香,诗在远方”的第三届“三月三”诗歌节缓缓拉开了三月的春帷。诗词记诵、灯谜猜答、对联比拼等充满文情雅趣的活动吸引众多学生游玩,不乏古典爱好者身着古装于祈愿树下拍照留影,书法名家即席挥毫,提笔行云流水,落笔似三月云烟。另有书法摄影展将与诗歌内涵相通的书法、摄影、绘画等艺术元素融入诗歌节活动中。

广师尚墨书画协会的刘哲同学为本次诗歌节奉献了许多书法作品,谈到书法和诗词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书法与诗歌都关乎文字,让人从其对文字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使其在精神上变得更纯粹、自我。就如同诗歌通过凝练的几个文字揭示人与世界的微妙关系一样,书法通过为数不多的几种线条类型能收获丰富多姿的视觉效果。”

 

 

3月31日当晚七时整,文学与传媒学院“三月桃夭,诗灼其华”第三届三月三诗歌节之诗文朗诵大赛在白云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副院长许玲,党委办公室、学生处、团委负责人和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广大诗歌爱好者等出席盛会。

学院副院长许玲的开场致辞充满哲思,“没有诗歌的生活不叫生活,它只能叫活着;就像没有诗歌的青春那不叫青春,叫青年。”她嘱咐学子要好好珍惜当下的年华,提升文学艺术的修养。

舞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文传学院舞蹈队以一曲古典扇舞《女人花》将诗歌节的优美韵律娓娓道来。宛如天上一轮春月洒下万丈光华,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

 

 

由苏金辉朗诵的《春天,遂想起》让观众在江南的满城风絮中听闻了海峡两岸遥遥相望的归思难收;吴思婷带来的一首《赋别》把离别的刻骨铭心、长久的寂寞相思低吟浅唱;赵斌的《这一跪》深情又沉重,在抑扬顿挫中更是跪出了与老母亲不思量自难忘的生死两茫茫。刘雯旋老师倾情独唱《上邪》,一夕桃花雨下,向观众诉说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把晚会气氛带至高潮;陈薏衣袂翻飞,典雅矫健的步伐带来一支民族独舞《春之畅想》;杨法锐将《赤壁赋》娓娓道来,再现月色融融夜苏子泛舟的洒脱豁达;管学聪的《致橡树》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兰亭轩以磅礴之势铺陈了一首气势雄浑的《阿房宫赋》,将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令人赞叹不已。

 

选手展示完毕后,符书绅同学用浑厚的男声为观众献上两首自创诗文,《扬州慢》怅平生、《题丁酉上巳》忆佳辰,四座皆起赞赏之言。古风走秀《踏古寻梦》女子温婉,男子儒雅,共同展现古典之美,给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话剧《水浒新传》幽默风趣,绿林好汉各出奇招,将现场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经过激烈角逐,兰亭轩,管学聪同学,吴思婷同学荣获诗文朗诵大赛二等奖,苏金辉同学,赵斌同学拿下大赛一等奖,特等奖则被杨法锐同学斩获。

一年一度“三月三”诗歌节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不仅仅是文学与传媒学院传统品牌活动,也已经打造成为白云校区乃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名片。

文传学院周卫忠院长指出,一年一度的诗歌盛宴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丰富校园艺术生活,结合专业特色,给文学专业的学子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如今这个快餐时代下,人们追求视觉盛宴和边缘化碎片化的娱乐文学,缺乏耐心去理解文学艺术。”院长表示,举办诗歌节的意义在于我们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使其在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前提下,以富有内涵和生命力的形态与民族精神相结合。

“这是一个中华文化展示的舞台,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赋予它自身的灵魂,才能让诗性更为灵动。”文传学院白雪飞书记如是说。

文传学院项裕荣副院长颇有怀古忧情,谈到诗歌节和诗歌,他直抒胸臆,“读诗能够在简短的时间里让自己的情感抽离于现实”,本届诗歌节,“是一个立体的丰富的文化活动,以诗歌作为载体,以汉服、诗歌朗诵、书法、摄影等年轻人更喜欢的,更接近现代生活的形式作为切入口,来展现传统文化。”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诗言有穷而蕴意无穷。同学们纷纷表示,创作诗歌,诵读诗歌,欣赏诗歌,演绎诗情,点燃每一位广师学子心中的激情和时代情怀,我们从优秀作品中感受着诗歌的魅力和绵延不断的生命力,从中汲取生命前进和为祖国奉献的力量。

衣袂轻舞迎春风,古韵飘扬立乾坤。随手采撷有不但春芳,更有锦绣文章。文学的情怀永不消散,它一直植根在人们心间。(文学与传媒学院罗嘉妍洪逸青温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