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粤港澳大湾区名家讲坛”正式在我校东校区讲学厅开讲。教育部“长江学者”周大鸣教授作为首讲嘉宾,讲授《我的人类学之旅》。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明线上出席开讲仪式并致开场辞,山西大学文学院郭永平教授应邀作为与谈人。本次讲座由民族学院院长杨文炯主持,民族学院全体师生以及线上民族学、人类学同行共200多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李向明副书记在开场致辞中,感谢国内民族学、人类学学界同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粤港澳大湾区名家讲坛”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感谢周大鸣教授的厚爱。希望民族学院集全院之力,努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粤港澳大湾区名家讲坛”办成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的高端论坛,用论坛汇聚学术智慧,引领前沿研究,促进中国特色民族学、人类学发展,并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把论坛办出成效、办出影响,为我校民族教育、民族研究、民族服务、民族人才四大高地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讲座中,周大鸣首先以自身经历分享了人类学、民族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介绍了人类学的三大来源以及人类学的知识主干,深刻阐明了“人文主义”“文化多元”“实证主义”和“实地调查”等人类学的特征,强调人类学应当同情弱者、关怀弱势群体、注重对人的关怀。接着,周大鸣从定义、作用、价值等角度介绍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借助自身在全国多地的调查经历,以村落之间的姓氏之争和厕所的例子引出了中国时代发展与家庭变迁之间的联系,深入浅出地分享了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和阶段工作内容,强调“寻找问题和概念”的重要性。杨文炯勉励民族学院师生学习周大鸣教授的学术精神,深化对民族学的领悟,从生活的细节中增进对民族学的理解,以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为己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郭永平生动阐释了周大鸣教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书斋学习与田野调查并重的学术精神。

据悉,周大鸣是“长江学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国家、教育部、广东省的科研基金项目数十项;出版有《凤凰村的变迁》《多元与共融:族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城市新移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等著述;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相关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先后承担了多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务院相关部委、广东省政府等各机构和部门的委托项目,是国内知名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大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粤港澳大湾区名家讲坛”是依托学校现有的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以及省社科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搭建的高端学术平台,论坛的开设,既为校内外民族学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提升、拓展的机会,也是学校民族学研究生前沿课程之一,更是传播广师大民族学学科软实力、增进广师大民族学学科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之一。